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轮番上演,观众挥舞着手机,身体随着节奏摇摆,每到高潮时,不知不觉加入合唱,气氛亦攀上顶点,宛若置身演唱会现场。
夜幕降临,歌声悠扬。昨晚,市区南明湖畔准时响起悦耳的音乐,来自“丽水街唱”、江边兄弟、聆心音坊等团队的年轻街头艺人正随着伴奏放声歌唱。
防洪堤的石板是天然的舞台,内侧台阶是观众席,江对岸的霓虹是舞台背景,尽管是一场“草根”表演,现场气氛依然充满张力。这场歌手唱得尽兴、观众听得入迷的演出并非偶尔上演的节目,而是市民散步休闲时转角就能遇见的日常。
今年以来,我市着力打造南明湖畔“十里文艺长廊”,从近水楼台、南明门延伸至瓯江文苑,串联起30个精心布局的文艺展演点位,常态化开展街唱、文艺展演、非遗展示与全民互动,为丽水青年搭建了想唱就唱、想演就演、放飞文艺梦想的舞台。
“我们为首批35位街头艺人授证,其中‘90后’‘00后’艺人占了多数。”市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30个文艺点位宛如一条镶嵌在南明湖畔的“音乐项链”,点缀了市民的日常生活,而一个个富有活力的年轻艺人无疑是最闪亮的“星星”。
“唱歌让我们暂时丢掉烦恼和压力,把快乐分享给每一个路过的人。”29岁的柴正雨是“丽水街唱”团队的发起人,4年前他从衢州来到丽水定居。热爱音乐的他添置了音响设备,开始在防洪堤边开起“个人演唱会”,成为最早投入“街唱”的年轻人之一。
现在,“丽水街唱”团队已经有14名成员,他们来自各行各业,这些白天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的年轻人,夜晚相聚南明湖畔,用歌声传递热爱。“最热闹的时候,一场活动能吸引四五百名听众,台阶都站不下,不少人特意从永康、缙云、遂昌等地赶来,只为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。”柴正雨笑着说。
音乐以其独特的共鸣力量,让年轻人在旋律与情感的交融中感受到深刻的包容与接纳。“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,有的人会因为一句歌词潸然泪下,也有年轻的情侣在歌声中相拥,这种双向奔赴的体验非常美好。”“聆心音坊”团队发起人夏捷欣笑着说,南明湖畔“十里文艺长廊”启幕后,授证的团队有了专门定制的灯牌,团队推出的音乐专场也有了宣传阵地,“这个舞台越来越专业,也更加包容和丰富了。”
“聆心音坊”现有8名成员,最小的还在上高中,会在课余时间来唱歌,缓解学习的压力。“还有一位成员是来自湖南的苗族姑娘,我们专门为她开了一个音乐专场,让她唱出家乡‘好声音’。”夏捷欣介绍,大部分团队有固定的互动环节,邀请观众上台演唱,这个“想唱就唱”的大舞台,属于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。
在社会各界的助力下,丽水街头艺术的边界在不断拓展,也为热爱唱歌的年轻人打开更广阔的世界。在“浙BA”比赛现场,街头艺人走进体育场馆,唱响“草根好声音”;在市区香樟公园,“丽水街唱”团队成员为市民献上Live演出,让音乐洗去“劳累”……